新聞報導

貴港又有5對學校簽約 兩岸四地“姊妹”達22對

  【香港商報網訊】記者張涵坤報道:“學子手牽手,貴港一家親”,26日下午下午,在貴州財經大學圖書館,又有香港珠海學院、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、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小學等5所來自香港的學校,與貴州財經大學、貴陽市實驗小學、遵義市第一中學等5所學校簽約結為“姊妹”。

令港澳台黔兩岸四地締結姊妹學校總數,達到22對44所,層次則從此前的小學、中學,提升至大學。貴州省委常委、省政協主席、省委統戰部部長劉曉凱,貴州省政府副省長盧雍政、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,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主席程燕,首席顧問王紹爾,首席副主席吳志良,香港珠海學院校長張忠柟等出席簽約儀式。

 

貴港姊妹學校交流暨締結簽約儀式。 

 

  劉曉凱在致辭中指出,由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導推進的“姊妹學校”教育文化交流活動,已成貴州省重要的對外開放平台之一,表示將繼續大力支持該活動深入開展。下一步,貴州將依托這個交流平台,繼續開展與香港的师生交流合作,讓更多的貴州學校與香港的學校締結姊妹學校,在交流中提高教育水平,在交流中增強對貴州、香港的了解,在交流中讓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認同。

劉曉凱致辭。

 

  每年5對10所學校結為姊妹深化合作

  以“學子手牽手,貴港一家親”為主題的締結姊妹學校活動,始于2015年7月。時任港區貴州省政協委員、現任貴州省政協常委程燕、省政協委員王紹爾等提出倡議,當即得到貴州省委統戰部的大力支持,使計劃得以全面啟動,當年即有港黔兩地兩對4所學校簽約成為“姊妹”,影響迅速擴展到 澳門和台灣。時至今日,貴港澳台兩岸四地姊妹學校已達22對44所所。程燕說,目前,這一計劃正以每年5對10所的進度推進。貴州省委統戰部希望在今後兩年內,貴州省各地全面展開與港澳台學校的交流。

  “只要遊子的心靠近了,一切都好辦、都能辦了”,程燕現場接受本報專訪時說,教育文化交流旨在促進香港和內地互相認知、互相尊重、互相引為驕傲,從而真正實現兩地一家親、“親上加親”。

“姊妹學校”層次提升至高等教育

  “香港珠海學院與貴州財經大學簽約,標志著‘姊妹學校’層次提甚至大專院校,活動的影響力,因此開始進入青年領域”,程燕說。 香港珠海學院校長張忠柟希望與貴州財經大學的交流合作盡快開展。“國力強則民心向”,他認為,要讓香港青少年對國家認同,不可能一蹴而就,進程應該是一個潛移默化、循序漸進的過程。畢竟英國統治香港百年,很多東西根深蒂固。他透露,與貴州財經大學的交流合作,首先是老师的交流,然後互派學生,貴州財大的學生到珠海學院學習1-2年,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生也到貴州財大學習1-2年。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增強雙方师生的了解,同時,雙方構建一個交流平台,吸引東南亞國家的學生到貴州財大學習。交流合作的方式很多,還需雙方共同努力。

  深受貴州當前大力发展大數據、大旅遊、大生態戰略鼓舞,程燕倍覺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和迫切。她介紹,從去年起,就有意識地將其主導的兩岸三地教育交流,層次提升至高等教育。其中,澳門大學和貴州興義民族师專、澳門大學文學院和貴州財經大學小語種(葡語)教育交流、香港珠海學院和貴州財經大學等等,相繼開展互訪往來。同時,去年還組織香港大學20多名青年教师到貴州關岭縣支教。她還透露,已有計劃組織香港青年和貴州青年的更多交流活動。從小學、中學到大學,程燕的教育交流計劃思路清晰、推進有力。

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先生告訴記者,將貴州這邊的同學和老师带到香港可以擴大國際的視野。能夠多了解香港那邊的教育的情況,先進的教育方法。讓香港的孩子和老师來這邊能夠了解國家的實力,了解貴州這樣落後的省份也能夠发展的這麼好。香港青少年通過對貴州的了解,進而就會對國家充滿信心。

  黃錦良說,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七一到香港,作了重要講話,對教育、對青年工作都有很多期盼,希望做得更好,香港面臨教育方法上、青年認知上的一些問題需要解決。他認為,國民的教育,國家的認同感,並不是單單靠課程上的設置,在課堂里面上的灌輸就可以做得到。“我們更希望讓我們的孩子和老师來親身的感受,我們的國家正在變強,貴州的发展日新月異,貴州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。”

[責任編輯:吳梓泳 ]

http://www.hkcd.com/content_p/2018-03/28/content_56245.html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

 

 

 

© 2025 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 版權所有